??接上一篇《【说谍】中央特科特工,创建全国主要抗日根据地,营救美军飞行员》
1945年9月20日,奉党中央命令,浙东区党委和浙东游击纵队撤离浙东。为预防国民党军在途中截击,区党委决定,兵分两路。一路是党政机关干部和四支队,由谭启龙、张翼翔率领。一路是五支队、二旅和上虞自卫大队及部分地方干部,由何克希率领,从临山北渡钱塘江至杭州湾北岸的澈浦,然后经平源、松江至青浦观音堂与谭启龙会师,再渡长江北上。
1945年10月4日,在澈浦,何克希率部与国民党顽军段霏茂部4个师十倍于我的兵力激战一整天。终于杀出重围,转危为安。这就是有名的“澈浦战役”。此战,牵制
了敌人重兵。有力地保障了浙东纵队主力顺利北撤。浙东游击纵队撤到苏北涟水后,国共分裂的局面已定,内战危机日益紧迫。新四军加紧整编,准备作战。
1945年11月,浙东游击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一纵第三旅,何克希任政委。
1946年1月,三旅奉命调到津浦路上衮州至泰安接受日军投降,并担任攻打泰安任务。三旅先攻下红沟店据点,再向南挺进,连续攻下敌人几个据点,迫使百子坡日寇一个大队受降。进而包围华头、东西太平日军一个旅团,迫使日军投降。并监视泰安城内被收编为“国军”的原伪军警备旅宁春霖部。
抗战胜利后,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,商讨战后的和平问题。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,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《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》(即《双十协定》)。在这个《纪要》中,双方就和平建国的方针达成了协议。为保持世界势力平衡,美国遂派遣马歇尔五星上将为杜鲁门总统的特使来中国进行调停。马歇尔于1945年12月21日到达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,随即由张治中、周恩来、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,商讨停止两党的军事冲突和恢复交通的有关步骤。
军调部合影
1946年2月初,军事调停部济南执行小组到达泰安,中共代表陈叔亮(抗战时期,中共潜伏在北平特工,建国后的外交家)、美方代表雷克上校、国民党方涂叙五,各自带领各方的随行人员。
新四军三旅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,以及说明泰安城内宁春霖部的实际性质,特地举行了欢迎会。为了让美方人员能够听懂,特意选了三旅教导营三队的一名会英语的学员担任翻译。欢迎会除了礼节性欢迎各位代表来新四军三旅,更重要的就是说明宁春霖部的伪军性质及非法性。
就在何克希政委阐述的时候,翻译出现了问题,因为对军事术语和政治名词的陌生,在一些关键话语中,不能明确和准确的表达出政委的意见。在“政治家”和“政客”的翻译中,不清晰。尤其是说明宁春霖部是伪军的词语时,一时直译成了“假的军队”,遭到了美方人员的反对,以及国民党方的质疑。如果这个词不准确的话,那么,新四军将失去对泰安城内伪军
合法惩戒的权力。就在翻译一筹莫展之时,何克希不慌不忙,用流利的英语将自己的话再叙说了一遍,而对宁春霖部军队的性质,准确的定义为了“叛军”一词,了解了历史背景后,美方对“叛军”一词表示了认同,新四军取得了军事政治上的主动权。而国民党方面因美方认同“叛军”,只能默不作声。
美军人员对这个穿着粗布军装,看上去像个农民的新四军将军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感到吃惊,中共并非是国民党口中所说的没文化,没素质,没纪律的“泥腿子”和“大老粗”。从何克希身上,他们看到了中共将领不亢不卑,学识过人的风范。
他们不知道的是,眼前这位身经百战的新四军将军,在过去十几年的峥嵘岁月里,曾经从一名优秀的学堂生,投笔从戎,出生入死,在白区,在敌占区,在战场,无数的身份,旧军官,新闻报人,红色特工,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,其过往无一不是传奇。?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