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录用公务员在上岸之前还会进入一个“公示期”。有人说公示期就是走走过场,不用太在意,因为上岸已成定局。事实真是如此吗?其实公示期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需要“低调行事”。因为一个不小心,可能就与公务员无缘了。
那么在公示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“被举报”的问题。如果有人举报,招录单位会联合纪检部门组成考察组审核内容具体的时间、事件、证据等,匿名举报若线索清晰同样受理。
被人举报肯定是非常难受的,因为要涉及调取档案、银行记录、社交媒体信息等,必要时还要向派出所、学校或前单位进行核实。如果举报涉及关键问题(如学历造假、违法记录),考察组会约谈被举报人,要求书面说明或提交证明材料。复杂案件如亲属涉案、历史污点等,可能延长调查时间,暂缓录用程序不超过3个月。
最终的结论,将书面通知本人。举报不实则正常录用,属实则取消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。如果想考公,那就必然会经历公示期过程,今天老王就跟大家聊聊这个阶段的注意事项,看看哪些问题可以提前“预防”。
首先来看举报情况的轻重定义。最轻微的,也就是恶意举报、不实的内容。那么遭到这种举报,调查完也就正常录用,可能延迟1-3个月入职,整个过程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记录,但过程中可能会被谈话,提醒要“注意言行”。第二种情况,部分属实。这种情况一般是信用卡逾期、工作履历瑕疵较多,遇到了也还好,轻微的,可能约谈批评,一般不影响岗位录用。第三种情况,举报属实。如果举报属实,会直接取消录用,包括年龄、学历造假,酒驾、不当言论等。一旦属实,5年内禁考公务员,严重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。
另外,公示期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,就是无法查证的。像这种的话也会暂缓录用,需本人书面说明情况。如果后期查出问题来了,仍取消资格。自己也解释不清的,也会影响录用。暂缓录用期间,现在是可以主动澄清的,被举报的考生可自己申请补充证据,这样也能加速调查进度。
那么在了解以上三种情况之后,我们作为考生也要重视几个问题。
1、个人行为自律
自律包括很多方面,比如避免酒驾、打架、网贷逾期,不发表争议言论,删除历史敏感内容等。自己做到自律,就算被举报了也不要害怕,接到考察组约谈时,冷静提供证据,不要骂人、争吵,避免情绪化辩解。
2、保持低调
其实不仅是公示期,在整个考公期间老王都建议保持低调,越低调越好。不晒录用通知、不组织庆祝会,不在朋友圈炫耀成绩等等,避免被人抓到不好的。公示期只需要每日查看招录系统状态,确保电话畅通,避免错过考察组联系就行,其他的就少说。
总的来说,公示期被举报是小概率事件,但现在信息发达,一件事经过曝光之后能迅速发酵变大,调查时间久也影响入职。若结果不可逆,那就转向其他考试。若是恶意举报,也不会撼动最终结果。如果是自己早期的问题,那在公示前就要早做修复。一切安好的考生,那就保持信心与耐心,静待公职之路的正式开启!
文末谈谈你的看法。
免费配资炒股入,配资专业网上炒股,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