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福建舰的海试成功,可以说让全国人民都兴奋了好一阵子,那平直的甲板还有电磁弹射,怎么看怎么提气。
不过,咱们这边还没高兴完,大洋彼岸的一些美国媒体,又开始帮我们规划起下一艘航母了,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,好像他们就在设计现场一样。
他们最近的一篇文章就搞了个大新闻,说咱们的新一代航母,可能是一艘排水量超过11万吨的超级巨无霸,而且还是核动力的,上面还要搭载第六代战斗机。
这个说法,咱们先不管它准不准,但听起来确实挺带劲的。
今天我们就顺着他们的思路,聊一聊这艘存在于“预测”中的航母,到底是个什么概念。
首先,美国媒体最关注的,就是这个“大”字。
他们认为,咱们下一艘航母的排水量,起步就是11万吨,甚至可能更大。
这是什么水平呢?
现在世界上最强的美国海军,主力是尼米兹级航母,满载排水量也就10万吨出头。
他们最新的福特级,虽然也号称11万吨,但这里面有个小知识点,美国人用的吨是“短吨”,比我们国际通用的公吨要轻一些。
这么一换算,如果咱们真造出11万吨的航母,那妥妥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航空母舰,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水面战舰。
光是想一想那个画面,一艘比福特级还要庞大的钢铁巨兽出现在海面上,那种压迫感就足够让人震撼了。
然后,就是动力问题了。
福建舰下水之后,很多人觉得咱们和美国航母的技术差距已经很小了,但还有一个坎,就是核动力。
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法国的航母用上了核动力。
这玩意儿的好处太多了,说白了就是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,不用像常规动力航母一样,跑一段时间就得找补给舰“加油”。
这样就可以在全球任何海域长时间部署,战略威慑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。
而且,核动力还能提供极其充沛的电力。
现代航母就是个“用电大户”,电磁弹射、雷达、各种电子设备,哪个都离不开电。
有了强大的核反应堆,这些高科技设备才能开足马力运转,航母的整体作战效能才能发挥到最大。
如果咱们的新航母真的用上了核动力,那就意味着最后一块短板也被补上了,在航母这个领域,我们算是真正和美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。
当然,航母再大,动力再强,最终还是要看它携带的“拳头”硬不硬,这个拳头就是舰载机。
美国媒体这次也很大胆,直接就说咱们的新航母会用上第六代舰载机。
这个猜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。
最近这些年,咱们在航空领域的发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,当咱们的新一代空中作战平台都已经有了眉目的时候,美国的六代机项目好像还在图纸上反复修改,甚至他们海军的六代机计划还被叫停过一次。
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咱们在第六代舰载机上领先一步,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。
如果未来的某一天,一艘11万吨的核动力航母上,停放着一排排充满科幻感的第六代战斗机,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。
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领先,更是整个作战理念的代际跨越,对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海上力量格局,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聊完了单艘航母的技术,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点,看看舰队的规模。
现在一说起航母数量,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美国有11艘,全球第一,咱们只有两艘在役,一艘即将服役,差距看起来很大。
但是,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
美国的11艘航母里,有10艘都是尼米兹级,这些船不少都上了年纪,服役了几十年,最老的那几艘,比如“尼米兹”号和“艾森豪威尔”号,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兵了,基本上到了该退休的年纪。
未来十年,这批老航母必然会迎来一个退役潮。
那接替它们的新航母,也就是福特级,情况怎么样呢?
只能说不太乐观。
首舰“福特”号从开工到形成完整战斗力,花了十几年时间,中间各种问题不断,到现在还有些小毛病没解决利索。
二号舰“肯尼迪”号的建造速度更是慢得让人着急。
按照这个速度,福特级能不能顺利接上尼米兹级退役留下的空缺,还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。
此消彼长之下,未来中美航母数量的差距,很可能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缩小。
所以,如果我们真的开始批量建造这种11万吨级的超级航母,或许用不了太久,在航母数量上追平甚至反超,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说到底,关于下一艘航母到底是什么样,现在众说纷纭。
有人觉得,应该会像山东舰继承辽宁舰那样,先在福建舰的基础上,再造一艘技术更成熟的改进型,这样比较稳妥。
但如果真像美国媒体说的那样,我们直接跳过改进型,一步到位搞全新的核动力超级航母,那只能说明一件事,就是咱们在相关技术上的积累和突破,已经远远超出了外界的普遍想象。
不管美国媒体的猜测有多少水分,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,坚定而有力。
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,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。
未来的这艘海上巨兽,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战斗机,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的海洋梦想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。
至于它到底长什么样,我们不妨多一点耐心,静静等待它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天。
备注: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,有任何问题联系在下。
免费配资炒股入,配资专业网上炒股,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